×
图片

打开微信,扫一扫二维码
订阅我们的微信公众号

×

打开手机,扫一扫二维码
即可通过手机访问网站并分享给朋友

拒绝校园欺凌,用法律守护学生成长

2024-05-07 306

随着社会发展和教育环境的不断变化,校园欺凌不断涌现,后果的日益严重性引发了社会大众对相关法律的关注,由此也强化了家长和学校对于学生的心理健康、法律知识普及等内在成长培育的重视程度。

我所高级顾问符小瑜女士为上海市实验学校南校学生开展了一场预防“校园欺凌专题讲座”,从法律角度帮助帮助同学们更好地理解什么是校园欺凌、其可能产生的影响以及应对方式。现将相关内容要点整理如下,谨为更多学校、家长和同学们提供“校园欺凌”法律知识普及参考。

案例

4·2芬兰赫尔辛基郊外学校枪击事件

新闻报道称,芬兰首都赫尔辛基郊区万塔的一所学校4月2日发生枪击案,一名12岁学生在该校开枪,造成一名男童死亡,两名女童受重伤,嫌疑人已被拘留。三名受害者同为12岁。

据路透社报道,4月3日芬兰警方称该校园枪击案嫌疑人的作案动机与其遭受校园霸凌有关,这名嫌疑人是在今年年初转学到这所学校,受害孩童据称是他的同班同学。警方以谋杀和谋杀未遂的罪名展开调查。

校园欺凌的定义、形式和特点

定义

我国2020年修订的《未成年人保护法》第一百三十条第三款明确:学生欺凌是指发生在学生之间,一方蓄意或者恶意通过肢体、语言及网络等手段实施欺压、侮辱,造成另一方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行为。

形式多样

1. 身体欺凌

直接的肢体暴力,例如使用工具殴打、拳打脚踢、掌掴等。

2. 言语欺凌

通过言语进行攻击,如辱骂、嘲笑、叫侮辱性绰号、指责受害者无用、侮辱其人格等。

3. 关系欺凌

通过操纵人际关系来欺凌他人,例如形成小团体孤立被害者、散播谣言、挑拨离间、导致受害者与其他人之间的关系紧张。

4. 网络欺凌

利用网络平台,如社交媒体、即时通讯软件(微信、QQ、微博)等,对受害者进行言语攻击、散布谣言、发布侮辱性内容、照片等。

5. 性欺凌

基于性别、性取向、性别认同或性别表达的欺凌行为,包括性骚扰、性别侮辱等。

6. 财产欺凌

损坏、抢劫、窃取或威胁受害者的个人财产,如教科书、衣物、电子产品等。

特点

发生率 高 (1).png

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对于受害者来说,其危害性除了因受到暴力干扰而无法专心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更甚者厌学,排斥学校和老师外,进一步产生的身心健康受损、社会适应困难,更有甚者会增加潜在的犯罪行为:

身心健康受损

受害者可能产生抑郁、焦虑、自卑等心理问题,影响其身心健康,导致整个青春期甚至一生都有难以克服的心理阴影。

社会适应困难

受害者在社交和情感方面受到阻碍,排斥与人交往和释放情绪,难以适应团队合作与社会生活。

犯罪行为增加

长期受到暴力的孩子更容易产生犯罪行为,以暴制暴对社会造成危害。加害者不加于干预,则更容易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更甚者严重犯罪,触犯法律。

加害者产生欺凌行为便意味着其心理健康和成长环境已经发生了负面变化,这时家长和学校应反思其对学生的心理关怀和教育管理的缺失。这种影响甚至对于助威、旁观欺凌的未成年来说都是一种危害,导致犯罪行为增加的可能性要比受害者更高。

产生校园欺凌的因素

1.学生心理健康因素

学生心理健康问题如焦虑、抑郁、自卑等可能会导致校园暴力行为的出现;其面临的学习压力、人际压力等过大时,可能会采取暴力行为来发泄情绪。

2.家庭教育和氛围的影响

不当的教育方式,诸如家长对孩子过于严厉、打骂等不良方式,容易让孩子产生暴力倾向;同时家庭缺乏关爱和支持,学生可能会感到孤独和无助,进而采取暴力行为。

3.学校教育和管理的问题

某些学校缺乏对学生心理健康和道德素质的培养,容易让学生产生暴力和攻击性行为;对校园欺凌的管理忽视甚至纵容,没有完善的管理措施和制度,容易让校园欺凌的行为得以蔓延。

4.社会文化背景的影响

社会上存在的一些暴力文化、强权思想和不良价值观等会影响学生的思想和行为;某些学校周边环境存在不利于未成年人成长的网吧、酒吧等娱乐场所,会对学生的行为产生诱惑的负面引导。

如何预防和应对校园欺凌

学校加强学生心理健康关怀与教育

建议各级学校开设心理健康课程,引导学生了解心理健康知识,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建立心理辅导机制,为学生提供个别心理咨询和辅导,帮助学生处理情感和心理问题;

组织各种心理健康活动,如心理讲座、心理辅导班等,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和自我认知。

家长关注孩子情绪变化、改善教育方式

家校联合,加强学校与家长的沟通,通过家长会、青少年教育和心理专家培训等方式提高家长的教育水平和与孩子的互动能力;

家长要给予孩子更多的关心和关注,注重与孩子的沟通和交流,发现孩子有校园欺凌问题及时介入和干预;

家长要建立积极、和谐的家庭教育环境,让孩子在家庭中感受到关爱和理解,避免孩子产生极端情绪和行为。

加强学校管理和教育力度

学校要建立健全反校园欺凌管理制度,对校园欺凌行为进行预防、制止和惩处严重欺凌行为;

对校园教师进行相关培训,提高教师的教育和管理水平,增强教师对校园欺凌的认识和处理能力,必要时外聘心理教育专家和法律顾问;

开展德育教育,注重学生的品德培养和价值观引导,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和社会责任感,同时注重法律法规的宣导教育,提升学生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构建和谐社会下文化、法治的教育氛围

倡导积极、健康、向上的社会文化氛围,引领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文化认同;

积极推动完善未成年人犯罪的法律法规和实施办法,加强未成年人的法治宣传和引导;

社会各界要共同关注校园欺凌的相关问题,支持学校和教育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最后,请同学们面对校园欺凌时不要害怕,更不要独自忍受,及时与父母、老师同学寻求帮助;与此同时,也请在任何时候都不要欺凌别人,增强法律意识,冲动可能毁了自己和他人的一生!不做沉默的被欺者,不做冷漠的旁观者,不做违法的欺凌者!